随着小鬼子第四师团的全面崩溃,1937年10月14日晚上十一点半,重炮团终于停止了要命的炮击。整个炮击时间超过三个小时,打出去的炮弹超过了12000发。

当然,小鬼子的第四师团之所以会崩溃,主要是白书杰认为不能再拖下去了,于是命令炮兵师师长赵大勇,每一门大炮打出去6发燃烧弹。

与此同时,白书杰对史连城的进攻部队下达了冲击命令,并且规定第一轮地面打击,全部使用枪榴弹、无后坐力炮发射凝固汽油弹,把敌人残留下来的所有前沿工事彻底焚毁!

然后才是飞龙第三师、第一师两个骑兵团发起最后的冲锋,一分半钟就已经越过了第四师团的三道阵地,直接杀到敌人身后去了。

加上率先渗透进去的两个侦察营在背后捣鬼,直接断掉了第四师团的师团部,所以总攻一开始,第四师团就已经全线崩溃。

白书杰这一次采取的是破釜沉舟的战术,就是要让小鬼子看看,105mm以上的大炮,究竟应该怎么使用!

集中108门105mm口径的大炮,轰炸敌人前沿阵地三个多小时。然后延伸射击,又变成了燃烧弹。

等到地面部队发起冲锋的时候,24000余人的第四师团,已经死伤过半。关键是所有的武器都凑不齐了,根本没法抵抗。

刘智亮第三师骑兵团、史连城第一师骑兵团近六千人,以排为单位一线散开,发起最后的正面冲击。所以一下子就变成了防御宽度数十公里都是骑兵,而且全部都是装备突击步枪和轻机枪的所谓骑兵!

其实,白书杰对于这一次的战术安排,并没有花费多少脑细胞,而是直接照搬了苏联红军的全线突击战法。最关键的地方,就是不计代价的重炮打击作为先导。

当然,白书杰心里也很清楚,要让小鬼子为了攻克三道战术防线,就一次性打出去一万多发炮弹,那绝对是不可能的。

所以小鬼子根本没有想过,在支那土地上竟然会遇到如此猛烈、如此长时间的炮击。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,那就已经不是时候,而是变态的骑兵冲锋了。

没有武器在手中的小鬼子,其实啥都不是。

史连城飞龙第一师步兵团随后跟进,结果就变成了收容队。凡是负伤的、有军衔肩章的全部就地处决,最后还是“被迫”抓了9000多俘虏兵,让白书杰头痛得要死!

骑兵过去了,自然就是步兵上来,结果步兵更变态,全部都是冲锋枪(小鬼子把突击步枪叫做冲锋枪,ak47系列其实也就是冲锋枪)。

经过这一仗,小鬼子才真正明白了:“什么叫做没有步枪的步兵!”

史连城指挥大军一漫而过,仿佛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,直接就淹没了锦州城,同时宣告了锦州周边的主战场归于平静。

白书杰和赵金喜没有心情关心其它的事情,因为远征军司令部已经搬到了小岭子飞机场。

然后给张翔发了一封电报,命令他的预备队前来接管原有防线,并且把俘虏带一部分回去,给新来的杨成武总政委“交差”。

同时带回去的,自然还有白书杰认为不可能带走的各种战备物资,关键是小鬼子在锦州、营口附近修建的各种工厂设备要带走。

最值得一提的是,就是魏冲扫荡大石桥的时候,俘获了最先进的一列高速列车。白书杰得到电报以后,立即想起来一件事情。

“亚细亚号”特急高速列车!

“亚细亚号”舒适快捷,为了抵御满洲地区的大陆性天气,采用密闭式双层车窗,全列车配备美国开利公司(carrier corporation)制造的空调装置,以及电动按钮控制的可调节自动式座椅。

列车编组为6节车厢,机车之后为行李车、两节三等车厢(定员88人)、餐车、一节二等车厢(定员68人)和一节流线型头等展望车(尾车,定员48人)。

1934年3月1日,“亚细亚号”首次运行,创造了以7个半小时跑完新京(长春)到大连全程701.4公里的纪录,途中停车只有大石桥、鞍山、奉天、四平4个车站。

“亚细亚号”常态运营为共有的两组列车,每日上午由新京和大连对开,完成大连至新京间的运行,所需时间为8小时30分(中途不停车),平均运营速度为每小时85公里。1935年9月,亚细亚号的运营区间延长至哈尔滨。

牵引亚细亚号的太平洋7型机车,是当时世界上时速最高的蒸汽机车之一。车头外部呈流线型,动轮直径达两米,可装载37吨水和12吨煤炭。后来被苏联红军抢劫回去了一列,另外一列变成了吕正操将军的“坐骑”。